柳公权赶考途中 |
作者:和谷 阅读:93人次 |
胞兄柳公绰比胞弟柳公权运气好。之前于唐贞元元年,年方十八岁的柳公绰就参加了制举考试,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一举登科,补校书郎。三年之后,二十一岁的柳公绰再次参加制举考试,再登其科,授渭南尉。后被提升为侍御史、吏部员外郎。 当下奔三十而立之年的柳公权,显然比柳公绰晚熟,其功名之路走得并不顺当。他似乎不属于兄长那样的幸运儿,自己十八岁到弱冠之年,还是往来于京城长安与京兆华原柳家原的一名苦读的书生,一文不名。二十四岁上书写李说碑,似乎是出头的日子到了,高兴了一阵子,却也是悄悄回到柳家原乡下,没有挪地方,还是面对黄纸青灯,继续他苦读的日子。假如在弱冠之年就成婚,之后生儿育女,柳公权已经是资深的父亲了,还奔波在立身的路上。也许大器晚成,父亲柳子温和兄长柳公绰都这样安抚柳公权。是一筹莫展,还是镇静自若,也只能如此了。 秋去春来,燕子回归。很快到了唐宪宗元和元年,即公元806年,二十九岁的柳公权从华原柳家原一路南下,前往京城长安参加春试大考。 柳公权老成持重,却也掩饰不住内心的冲动,在轻车快马的行程中,高声朗诵起李白的诗句:会稽愚妇轻买臣,余亦辞家西入秦。仰天大笑出门去,我辈岂是蓬蒿人。此番入京,柳公权有如李白的仰天大笑,出门登程而去。心里想着,满腹诗书经纶之我等,岂能埋没民间,岂能甘做庸人? 已经到了不算年轻的岁数,他的最终目标很高,一向瞄准的是科举考试形式中的制举,别无选择。 “其天子诏者曰制举,所以待非常之才也。”制举考试由皇帝出题,考试地点设在皇宫大殿内,其规格高于普通的贡举考试。柳公权的兄长柳公绰,曾在四年之内两次参加制举,两次登科,不知令多少陷入“三十老明经,五十少进士”套中的人羡慕不已。此番向制举冲刺,柳公权有几分胜算呢?他在科举考试的一系列程序中一路走来,可谓筚路蓝缕,岂止十年寒窗。 唐代的科举,其考生来源主要有三:一是学校出身的曰生徒,二是通过州县地方选拔考试而选送的叫乡贡,三是皇帝亲自选中的考生曰制举。 在唐代,国人分为士、农、工、商。士,其社会地位最高,大多都是作官的。农民的利益最受重视,工、商两个阶层最没有社会地位,而以商人为尤。除此之外,还有吏,即衙门里的办事员、警察、执行刑罚的人等,和尚、道士,加上犯过罪被流放的人。在这些人中,只有士与农的子弟允许参加科举考试,其它阶层的人都不许做官。另外,品行不好或犯了大逆不道之罪的人之直系亲属,也都不能入仕。在农业社会,农民当然是绝大多数,而其它类人常被视为社会的边缘现象。 每年深冬,中央及各州、县的官办学校要把学员挑出来进行初步考试,把优秀的推举到尚书省,类似国务院应考。不是从这些官办学校毕业出来的人叫做乡贡,先由邻里乡亲保举推荐,地方长官验证后,也一起送到尚书省。地方保举不当,不仅被错举的人不能予试,就连他的所有同乡都要受到牵连,被剥夺考试的资格。到了省里,要把名字、年龄、地址、籍贯等重要数据写在牒子即个人履历上,由户部即管理户口的部门核查过了,印证了推举环节,交给吏部即人事部门的考功员外郎,即专门考核下级官员的功过劳苦以定其升迁的官员,进入考试程序。 始于隋朝的科举制,到了唐代以降,是封建知识分子跃身仕途的重要途径,从童生到状元,一般须经过若干台阶。 凡应考生员,即秀才之试者,不论年龄大小,皆称儒童,习惯上称为童生。院试,由省学政主持,童生参加考中的称秀才,也叫生员,一般可称相公。此二者只是预选形式,乡试、会试、殿试才是正式的科举考试。乡试,通常每三年在各省城举行一次,由于是在秋季举行,所以又称为秋闱。秀生先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,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,考中后称为举人,可称老爷。第一名称为解元,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。 省试,即科举中的礼部试,次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,举人为应试者,由尚书省礼部主持。每逢辰戌丑未年为正科,遇皇室庆典加恩科,一般安排在二三月进行,因此又称春试。省试合格称贡士,第一名称会元。每逢省试,京城长安为之倾动,试前要举行隆重庄严的仪式。礼部贡院考试当日,设香案于阶前,主司与举人对拜,仪式举行后进入考试程序。 省试在贡院内进行,连考三天。考生要对号入座,试卷要糊名、誊录,并且由多人阅卷。考官俱为临时委派,并由多人担任。考官获任后要即赴贡院,不得与外界往来,称为锁院。考试完毕,监考官、阅卷官进行评卷,分初阅、复阅两次。成绩合格者,由尚书省张榜公布,第一名称省元。落第者可以诉请复试一次。为防舞弊,常对权贵亲属、子弟合格者加以复试。学子通过省试后方可进入殿试,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考状元。 制举,即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或钦命大臣代理主持的殿试。合格的统称进士,第一名称状元,第二名称榜眼,第三名称为探花。合称为三鼎甲,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。 考试的科目虽多,但方法却只有五种:口试,即口头问答;帖经,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,将左右两边蒙上,中间只开一行,再用纸帖盖三字,令试者填充;墨义,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;策论,指议论当前政治问题,向朝廷献策的文章;诗赋,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。 明经科的内容,《孝经》、《论语》为必考,并涉及九部经书:《礼记》、《左传》为大经,《诗经》、《周礼》、《仪礼》为中经,《周易》、《尚书》、《公羊传》、《谷梁传》为小经。 进士科原来只考策问,后来加上贴经即填空,杂文即诗赋。贴经只贴大经及《老子》。杂文,则要求诗赋各一。策问须写五篇,主要是对时下国家的政治、经济、法律、军事、政务、漕运、盐政等等方面提出问题并作回答。 唐朝初年,秀才科等级最高。贞观年间,有一个州被推举应考秀才科的,没有一人及格,太宗大怒,处罚了州长,并废除了秀才科的考试。后来时有时无,到了玄宗天宝年以后,就名存实亡了。从此,知识分子仕进,就以进士与明经两科为主,而最看重进士。 是骡子是马,拉出去溜溜,是需要宠辱不惊的勇气与耐力。可以设想,在读书应试的旅途上,从弱冠之年到而立之年的十数年间,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,迫于时势与立身之必须,柳公权已不止一次参加过乡试及省试,兼有得失,或许还有点恃才自傲的性情,自尊地回避了程序化的应试。再则,也许过于擅长于书法训练,且没有特长生一说,他的偏科势必影响了应试制度的成绩。好在几番笔战终于过关,并名列前茅。 柳公权踌躇满志,心高气盛,期待着大唐王朝的至高学位。他想到,进士科一般取中很难,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。唐前期每科进士只取十几人,后期也只取三十几人。他想到孟郊,在度过难关而考中后何等欣喜若狂,作《登科后》: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。还有韩愈,中进士后,三次选试都没有通过,只好去刺史那里做幕僚,可见选才制度之严格。 科举取士创始于隋,确立于唐,此后各个时期在考试科目、程序、场期、科第名称等方面虽不尽相同,但均未出唐代的范围。唐代的科举考试,仍保留汉代以来的誉望风气,主考官并非单凭考生的成绩而定等第,还考虑考生的知名程度。所以在应考前,考生必须云集京师,竞将自己的得意作品送呈达官贵人,以邀名誉,观素学,以期即使临场失准亦可被录取。此种做法称为公卷制。 士子经礼部试及第,成为进士,仅取得做官资格。至于正式授官,须再经吏部释褐试,中式者授以官职,不及格者须过三年再试。释褐试的标准有四:身,指观考生的样貌,必须仪表端正;言,指观考生的言辞,必须善於辞令;书,指考生的书法,为官常书写公文,故文笔及书法须佳;判,指凭案例考识见,由于古代行政与司法不分,地方官须兼理狱讼,故须有判断能力。六品以下官员,包括京官及地方官由吏部选用,五品以上官员则经宰相商议及皇帝批准后任命。 柳公权也明白,科举制之用意,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挑选社会上的优秀分子,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。应试者怀碟自举,公开竞选,可以免去汉代察举制必经地方政权之选择,从根本上消融社会阶级之存在,促进全社会文化之向上,培植国人对政治之兴味而提高其爱国心。它不仅在于给国家擢选良士贤才,更重要的在于它的社会整合功能。 科举考试的标准,一则求其公平,不容舞弊营私,二则求其单纯与统一,减免经济因素的限制,使贫民亦有出头之日。如此一来,间接地助成了风俗教化的统整,以辅成大一统政府的团结与巩固。地方大族优秀分子因科举而被吸收到国家体制内,迁徙于城市之中,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机会,新陈代谢,以逐步消解政治特权阶层。对于士族门阀制度而言,在瓦解和侵蚀士族制度方面的作用远远超过革命与暴动,对社会的整合其过程虽然缓慢,但效果是稳定的。 尽管如此,隋唐时代的门阀士族仍在政治人事上占主导地位,唐朝执政者有多人出自士族,甚至一支士族前后产生十几个以上的宰相。例如,一流大土族博陵崔氏一门,在唐朝有宰相十五人,其中进土九人,明经一人。京兆杜氏,有宰相十一人,进土六人,秀才一人。陇西李氏,有宰相十人,进士四人。在老牌土族当中,范阳卢家考中进士最多,从唐贞元元年到乾符二年的九十三年之间,登进士者一百一十六人。 从武则天时代起,科举出身者超出门荫出身者,而这种趋势还在不断扩展。到后来,通过门荫而跻身宰辅者几属凤毛麟角,而且还羞于启齿。因此,即使老牌士族也无法抗拒时代潮流,不得不屈尊应试,以图高就。 如此看来,河东柳氏世家虽不在一流大土族之列,却也算得上是处于边缘的既得利益者。柳公权的先祖官至隋朝开府仪同三司,登上了权力的高峰。而后百年渐渐沦落为无名之辈,经过初唐到盛唐之际,祖父及父亲也只不过做到刺史一级官员。兄长柳公绰,通过应举登科,其政治位置有超过前辈的可能。而柳公权呢,仅凭写得一手的好字,能够光宗耀祖不成?守住祖上名望且有光大,成就一番事业,不枉其一生一世,无疑是青年柳公权的梦想。 |